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

當愛成了依賴: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卻被愛得不夠?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0484
派雅•梅樂蒂
曾舜華
遠流
2017年8月30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3280484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綠蠹魚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兩性關係

















    當愛情成了依賴,很容易就會將所有寄託在對方身上,

    於是感到不足、感到失望,甚至無法看清自己的模樣……

    為什麼好像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為什麼戀愛不順、經營關係很難?

    為什麼一段關係走到最後,依舊還是以「破局」收場?





    推薦序:讀懂自己的愛情,找回健康的關係!�吳姵瑩

    作者的話



    致謝

    引言

    ?

    第一部�戀愛成癮者及其人際關係

    1分辨共同依賴與戀愛成癮

    2戀愛成癮者的特徵

    3 戀愛成癮者的情感循環

    4戀愛成癮者選擇的伴侶:避愛者的特徵

    5避愛者的情感循環

    6當戀愛成癮者遇上避愛者:共同成癮關係的特徵



    第二部�復元之路

    7如何處理共同成癮關係

    8暫時放下關係

    9戒斷戀愛成癮

    10治療共同依賴的症狀

    1 1修復舊關係或步入新關係



    第三部�健康的關係

    12健康關係的特質

    13不切實際的期待 培德?梅樂蒂�作



    第四部�復元紀錄

    14走出戀愛成癮的復元紀錄

    15如何書寫復元步驟一

    16如何書寫復元步驟四

    17避愛者的復元紀錄

    ?

    結語:個人的復元

    附錄:戀愛成癮心理文獻簡介

    推薦書單





    推薦序



    讀懂自己的愛情,找回健康的關係!




      愛情,是人生的修煉場,因為在愛情裡照見我們許多習性,甚至展露我們的陰影和恐懼。



      這些年來的心理工作,我在工作坊和諮商中接觸過許多學員,他們往往都在關係上有所困擾,尤其對於親密關係抱持困擾。



      一開始在出版社邀請推薦時,我便迫不急待地將書拿來翻閱,即便這本早在二十五年前(一九九二年)就已問世,經過十一年後(二○○三年)再度增訂改版,書中所描述的理論和症狀,套用在我的實務經驗裡,還是幫助我更完整了系統的統整。而我相信,這是一本不管是心理工作者或一般大眾都很適合閱讀的書籍。



      很早之前,我就開始推廣「愛情是種癮」的概念。特別是「分手後」根本就是個戒斷的歷程,好比煙癮或毒癮,在你持續地長期使用後,停掉煙毒的供應,你會感受到一股強制性的渴望,回到原本使用煙毒的狀態,而無法顧及到煙毒本身多?傷身,也傷害你周遭的人。



      愛情的癮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在情感關係中建立了「情感依賴模式」,是最難斷開的一環。想想你原本討拍的對象,後來卻成為你情緒壓力的對象。除了要克服沒有人安慰和給予愛的困境外,你還需要調適濃厚的哀傷和心理的空洞。這些就造就了「愛情癮」,也是為什麼有一群人一直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卻又離不開。因為,他們根本無法想像缺乏另一半的生活,甚至不敢想像自己一個人經歷戒斷歷程的痛苦。



      《當愛成了依賴》就是在討論愛情上癮的互動關係。作者派雅更是以「戀愛成癮者」與「避愛者」來描述在這樣情感關係中的人們。他們相互吸引的依存關係,是一種上癮歷程,情感糾結、彼此傷害又彼此獲得滿足,一直在追與逃之間,陷入執迷又強迫的情感狀態裡。



      在這種難解的愛情之中,雙方是強烈吸引彼此的,也成為對方的救贖,卻同時餵養一定程度的毒藥。情感裡的上癮,你有時候也知道,這其實一點都不健康。



      「戀愛成癮者」總是花費或投注過多時間在另一半身上,往往將另一半視為完美的對象而希望對方給予自己無條件的積極關懷;總是在愛情中忘了照顧自己,也失去自我。



      「避愛者」則是為了逃避關係中的強度,而創造關係外各種成癮行為,像是成為工作狂、熱衷參與各式活動,甚至成為酒鬼也是一種方式。他們害怕對方會拿自己的弱點來要脅,因此不想要對方瞭解自己,進而產生各種疏離沈默的相處模式。



      可是,這兩種人為什麼老是兜在一起呢?因為戀愛成癮者渴望英雄般的拯救者,避愛者則渴望照顧有需要的人來自我肯定。避愛者之所以要避免親密,是早期生活中過度被黏結或需要的孩子,而發展出錯誤的人際相處觀點。但在避愛者的照顧裡,通常是由於責任或避免罪惡感,不是因為愛。



      我就曾經遇過典型的避愛者,這種類型以男性居多。



      現在就一起來看個小故事──



      志明是個溫柔的男人,或說帶有點陰柔的特質,也因此容易吸引女生向他訴苦。而他總會耐心傾聽,也靜靜地陪伴哭泣的女孩。每次跟女生的關係越走越近,往往是女生在很糟糕的狀況裡,需要被安慰、照顧的情形。春嬌就是這樣而和他越走越近的。甚至,春嬌覺得自己根本愛上了志明,期待志明不斷溫柔呵護她。



      然而,有一天,春嬌赫然發現,她一點都不懂志明。因為每一次相處都是春嬌不斷發牢騷,而志明只是靜靜傾聽與安慰、開導。每次當春嬌問起志明的事情時,他總是雲淡風輕地帶過,說自己的生活沒什麼特別之處。



      志明之所以開始覺醒,是因為他陷入三角關係,除了跟春嬌走很近之外,也與美美走得很近。偏偏美美不是個好惹的人,在志明決定要與春嬌穩定交往下去時,美美差點讓志明身敗名裂,像是:打電話到志明的公司,或者到志明的住處與公司去堵人,揚言要讓所有人知道志明怎麼對待她(跟她分手)。



      後來,志明終於意識到,他在情感關係中的狀態,總是扮演「痛苦的拯救者」,覺得自己有責任救贖受難的個體,也容易吸引脆弱的女性到他身旁來。



      回顧起自己的童年經驗,志明才意識到,他從小就是被母親過度黏結的孩子,每當父母親吵架時,他總是無助地在旁哭泣。父母經常吵架,他則是要在哭完之後,安撫母親不要生氣難過。



      志明從小的情感需求都沒有被照顧過。母親因為無法從父親取得情感支持,轉而向志明獲取。而早熟懂事的志明也學會回應母親,成「小老公」,但幼小心靈已經被情感壓榨,深層意識裡有了「愛是讓人窒息」的烙印。



      當志明懂了自己的情感模式後,開始不再讓自己當拯救者,能夠較真誠地與春嬌分享生活。他正視了內心裡對於愛的陰影,也正視到,之所以會與美美發展關係,是由於與春嬌越來越穩定,而他卻開始想要逃避。另外,他也更能意識到,當他想花更多時間在工作時,也是跟春嬌開始有衝突或不滿的時候,對自己逃避的行為有更多看見。而美美則是較為極端的戀愛成癮者,對於分離有強烈的焦慮,害怕失去關係而有控制的行徑,甚至在分開後因為無法忍受內心的感受而有報復行為,這些在書中也都有詳細的介紹。



      本書的作者派雅提到,避愛者和戀愛成癮者具有相同的兩種恐懼:恐懼親密,也恐懼拋棄戀愛成癮者對於遺棄有強烈恐懼,卻沒意識到自己害怕親密,導致他們不自覺地選擇不善親密的對象;避愛者強烈恐懼親近,然而底下卻潛伏著對被拋棄的深層恐懼,於是他們總想成為關係中主導的那一方。如此,他們至少能有時感到自己手握大權,迎合了對方的需求,卻不至於被吞噬自我。在志明與春嬌的故事裡,還有更多我所接觸的案例中,派雅真的把「恐懼」抽絲剝繭,描述得淋漓盡致。



      看著派雅的書,我想起前陣子在中國很火紅的心理著作《巨嬰國》,是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的書籍,被中國官方下架了,裡面暢談中國人的心理特質,但卻在在點出整個華人世界裡許多關係的特點。



      在我們整體文化架構裡,男尊女卑是許多人的成長記憶,然而這股文化傳承所導引到親密關係的問題則是,男孩獲得太多的愛,女孩分到太少的愛。男孩被愛給淹沒,而一直有被吞沒的恐懼,因此對「愛」本身開始被動、渴望逃離因為愛是如此沈重;女孩因為缺乏愛,而一直有被拋棄的恐懼,因此對「愛」的匱乏而導致饑渴地抓取,同時又渴望受控且安定的對象持續給予穩定的安全感,退而選擇他們認為安全的對象。但這些對象往往是無聲,甚至最後是無能的,但卻也是確保不會拋棄她們的對象。



      該書道盡了華人文化架構下的情感經營結構,也寫出華人的心酸血淚愛情路,與這本《當愛成了依賴》都扎實地點出愛情的難解,但這並不是無解。很多人會認為,愛情是非理性的,是,它充滿情緒,愛恨糾葛、憤怒悲傷、喜悅狂樂,更是一秒天堂一秒地獄反覆發生,也更因此讓許多理性的學者願意投身其中去研究和解構愛情。



      雖然《當愛成了依賴》提到許多戀愛的病態相處、許多上癮和毒性的歷程,更收錄了許多陰影所引發的錯誤相處觀念。那些在愛裡的糾結與痛苦,同時與我在實務工作中看見的每一個在愛裡受困的人有了對照。



      不少人戲稱,心理師看了這麼多痛苦與不快樂的婚姻家庭生活,都會覺得單身生活比較輕鬆自在吧?可是我越是接觸廣泛又深刻的接觸情感議題,卻越讓我深信,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創造健康且平衡的愛。也許現在沒辦法,但不代表以後也無法啊!



      我們某種程度受制於過往的陰影創傷,也受限於已知經驗中所學習的情感相處模式,以及情緒表達模式。然而,只要我們願意一步步細緻地觀察自己,就能慢慢開始學習。所以說,愛情一直是人生的修煉場,可它並不是只有無解與無奈,而是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當你在愛裡感到不知所措,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讀懂自己的愛情,也帶你一步步克服恐懼,為自己找回健康的關係。


    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吳姵瑩




    其 他 著 作